4  

PART-1【從多專業到跨專業】

  「如果一個不斷在治療室裡做插棒訓練的孩子,卻不能把相同的動作類化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像插飲料吸管這樣的事情上,這樣的早療有意義嗎?」心路副執行長,也曾在醫院擔任語言治療師多年的林麗英,看到台灣早療專業服務的「特殊現象」,一直有這樣的感慨。

  近年來,在政府和民間的重視下,醫療院所、社福團體、教育系統,甚至私人,投入發展遲緩及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服務的資源愈來愈多,在資源聚集的都會區,有些家長甚至會讓孩子白天唸托兒所(托兒所定期有早療專家巡迴輔導),每週再安排個一、兩天,帶孩子去上社福團體辦的時段療育課和醫院的復健療程。更積極些的家長,還會去參加各種親職課程──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特教老師…,各種專業人員、各種專業建議,填滿了孩子和家長的生活,但各行其是的專業,卻也可能為孩子的發展、家庭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迷惑和挫折。

  「雖然知道多做未必有益,但不做,總覺得會錯過了什麼。」這是許多家長面對各種療育選擇時的心情,只要孩子能多一些進步,家長總想盡力去試。

  反觀早療資源不足的地區,不要說私人單位、早療機構,可能連一個治療師都沒有,杯水車薪的幼托園所巡迴輔導或定點(到宅)療育,往往是家長唯一的選擇。

  有限資源間難以整合;資源分配又有顯著城鄉差距;以及家長觀念不足,是台灣早療發展現況上的難題。


專業融合,才能提升孩子整體發展

  「台灣早療走了20多年,我們愈來愈清楚,所謂的專業療育不應該只是在治療室中走平衡木、插棒、拼圖,用一套固定的教具教學。如果訓練的結果,沒有辦法讓孩子在有意義的環境中執行有意義的活動,這樣的療育就是沒有成效的療育。」林麗英說。

  多年前,離開醫院工作的林麗英,來到心路的兒童發展中心當主管,習慣在治療室裡一對一或小團體進行語言治療的她,突然要每天面對一屋子的發展障礙孩子,她開始想:「孩子的生活裡除了與障礙對抗,不停的做復健,不停反覆的學習吃飯、穿衣、刷牙、上廁所之外,還應該有些什麼?」

  脫下治療師的白袍,她開始向同仁學習幼教、特教的知能,同時也教導他們復健治療的概念和簡單方法。本來只是想促進專業間的彼此了解,卻因為了解而促成了合作,進而形成心路早療團隊的跨專業合作模式。

  在心路的早療專業團隊裡,有治療師、老師、社工、督導,大家各有專業職責,但所有的專業環環相扣。除了分工,還要有合作,更重要的是不同專業間的融合。「所謂跨專業合作,其實就是全部的專業來看一個完整的人。」語言治療師王道偉說。

  王道偉雖然是語言治療師,但從個案的團體評估、家訪,到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擬定每一個孩子的個別教育計劃,以及共同參與課程設計與課程進行、教學會議、聯合在職訓練等,治療師都必須投入。

  專業不再各自為政,療育目標也不再切割,而是如何促進孩子在日常生活與學習活動中,能有效的移動、操作、溝通、遊戲、生活自理…,孩子在各方面的需求開始被完整看待,不再分割成片段。

6  

跨專業合作模式開啟更多可能

  這樣的改變,不僅僅減輕了家長與孩子在面對各種專業「處方」的焦慮,也帶來了提升孩子整體能力發展的好處。而這樣的合作習慣,以及各專業人員對其他專業的了解,更可以把這樣的跨專業合作模式移植到幼托園所巡迴輔導、偏鄉療育、到宅療育等其他形式的早療服務。專業團隊走出封閉的機構,向外擴大與幼托園所、醫院診所、衛生所及家庭的共同合作。

    「愈是資源不足的地區,其實愈是需要這種跨專業的團隊合作,有限的資源不允許再各自為政了。」林麗英說。以偏遠鄉鎮為例,與其仰賴外界頻率低、又不知何時會抽離的專業輸送,當地的公共衛生資源、幼教老師、家長,其實是更穩定的療育資源。

  「專業團隊也許一個月只能來個二、三次,但專業的觀念和技術,如果能夠整合和分享,拉進當地人員一起學習共同投入,早療的量能,就能顯著提升。」林麗英在偏鄉的服務經驗中深深感受到專業合作的重要。

  跨越專業的有限性,才能發揮更大的改變力量。在發展困難孩子的身上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不執著於孩子的有形限制,我們就能看見在孩子身上擁有的無限潛能。這一門「跨專業合作」的功課,孩子,其實是專家們最好的老師。

 療育初期, 治療師向服務對象的家長有關醫療照顧技巧  

PART-2【與家庭站在同一陣線-到宅療育的專業合作】

  在台灣,有許多發展遲緩與障礙的孩子,因為交通不便,或是缺乏療育機構,或是因為身體病弱難以出門接受療育,而接受到宅療育的服務模式。

  除了初期的評估,到宅療育的服務提供,幾乎都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有多重需求的家庭,如何突破一人服務的專業侷限,對提供服務的老師或治療師是很大的考驗。  

  「因為平常在早療中心裡,中心會培訓各項療育知能,再加上隨時可以將問題帶回來跟其他專業同仁及督導討論,必要時也能獲得支援,因此遇到孩子的其他問題時,並不擔心有服務上的困難。」心路新竹兒童發展中心的物理治療師蘇毓茹說。

  通常負責到宅療育派案的社工碰到動作問題較大的重度孩子,會優先派給負責粗大動作復健的物理治療師,所以蘇毓茹手上的到宅個案,幾乎全是極重度的腦性麻痺或罕見疾病的孩子。

  「有的家長比較心疼孩子,不希望勉強做太多復健,只要孩子舒服就好;有的家長很積極,到處蒐集資訊,對孩子的療育很有自己的想法。」到宅服務總會遇到許多類型的家長,提供療育策略,不一定每個家長都立刻能取得共識,蘇毓茹曾經遇到的狀況是,她建議家長讓孩子使用站立架,提升孩子的體能和活動視野,以及其他生理功能,但家長卻從其他醫師處獲得不同答案,認為孩子狀況太嚴重,站立架的效果有限。

  「家長畢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家長的擔憂和期待,專業人員一定要理解與尊重。」碰壁,卻不消極,秉持這種態度的蘇毓茹認為,與兒童的家庭成為一個信賴聯盟,才是到宅療育成功的關鍵。她會改變策略,跟家長溝通折衷方案,也讓家長充份了解孩子的狀況,對孩子的療育目標和可能性有合理的期待。

  「沒有站立架,我就運用現有的床,再加上副木,自己當人體站立架,也可以達到站立架的復健效果。當家長看到孩子的反應真的不一樣了,後來的投入度和期待就不一樣了。」發揮創意,也是蘇毓茹必備的工作能力。

  最近一個到宅療育的孩子到早療中心來上感官課程,這個孩子因為罕病及呼吸的問題,幾乎一刻也離不開家,從孩子五個多月大,蘇毓茹就開始到這個家庭提供到宅療育,從基本的醫療照顧技巧,到被動關節運動、水療等,蘇毓茹陪著態度積極的家長,一路尋找對孩子最好的療育方法。一年後,孩子生理狀況持續穩定,故療育團隊鼓勵也建議家長不妨讓孩子開始到外面接受其他的療育,對這個家庭而言,這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大步。

  跨專業的訓練、團隊的支援,再加上與家長結盟,到宅療育也可以做出無限可能。

 

  療育後期,因為孩子喜歡家裡那台I-PAD,所以就利用它來激發孩子做復健的動機--孩子必須把頭抬高並且手撐起上半身,就達成復健目的  

PART-3【衛生所裡的遊戲時間-專業合作在貢寮】

  「你們上個禮拜怎麼沒有來?」週五上午不到9:00,心路早療團隊的社工謝怡君剛走進貢寮區衛生所,一位阿伯就走過來熱情的問候。原來,固定每週五上午來的心路早療團隊上週因為在台北辦早療研討會,所以沒來貢寮,但阿伯今天特地再來看看這群「台北來的老師」來了沒。

  沒有小兒科診所的貢寮,小朋友要打預防針,多半會來衛生所。在隔代教養普遍的這個漁村,每到週五上午的健兒門診時段,衛生所的二樓總會看到許多阿公阿媽帶著孫子來打針。負責偏鄉療育專案的謝怡君和早療老師,每週都會利用這段時間,在診間外的遊戲區跟家長們聊聊孩子的發展狀況,提供家長一些教養或福利的資訊,並幫孩子進行發展評估,針對有發展問題的孩子也會直接安排固定的療育課程。在居民眼中,只要是孩子的問題,問這些台北來的老師就對了。

  「很奇怪欵,最近孩子來得特別多,整個早上都在忙著做評估和回答問題,都沒有時間跟小孩子玩了。」很有老人緣和小孩緣的謝怡君對於近來應接不暇的盛況有點納悶,懷疑有很多人在義務幫心路做宣傳。

  「一跟貢寮衛生所接觸,我們就很幸運的碰到一位了解早療業務的公衛護士,不僅主動幫我們聯繫當地的托兒所和附幼,讓我們可以順利的前往進行發展篩檢,衛生所更積極的提供空間和合作方式,讓心路團隊有很棒的服務據點,並跟醫生護士合作無間。」談起去年十月開始,跟貢寮衛生所展開的早療合作關係,謝怡君很感恩衛生所從主管、醫師到護士的信任和協助。

  衛生所主任林醫師對於心路早療團隊的進駐,一直抱持肯定和開放的態度,在行政和專業資源上也給予充份的支持。「過去發現有疑似個案時,我們只能做轉介,請他們到基隆或汐止的大醫院去,第一次甚至會用公務車送他們去,但家長的經濟和時間常常不允許,後續的治療就不了了之。」林醫師說,當心路早療團隊來了之後,碰到孩子有疑似發展遲緩的狀況,醫師就會立即轉給診間外的心路早療團隊做評估,當門診結束,醫師也會進一步的跟心路早療團隊討論孩子的狀況以及後續的處理。流暢的「發現→通報→評估→療育」的早療理想流程,就在這個偏鄉衛生所的小小診間內外被實踐了。

您的幫助,將帶給孩子們希望好天天 http://web.syinlu.org.tw/help/donate_u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XNET 公益家 的頭像
    PIXNET 公益家

    PIXNET 公益家

    Syin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