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420 (12).JPG  

 

【活動報導】

 心識運作的向上提升,與健全生活的實踐之道



──2011年鄭石岩教授於耕心蓮苑春季內部師訓課程內容摘要

 

  

  每年春秋二季的親職人文講座之後,耕心蓮苑的師生依循往例,禮請鄭石岩教授為親師生進行「耕心教育愛師訓」課程。如執行長所說,鄭石岩教授是教育創意的推廣者,耕心蓮苑是社區學校理念的實踐者。自2010年起,鄭教授便以「唯識心理諮商」為主題,運用佛教唯識學基本教材《百法明門論》,開設系列講座。耕心蓮苑的全體教職員,藉著每次的師訓課程,學習教育的智慧,以及佛教心理學「轉識成智」之道。

  本次講座名稱「善行的理論與應用」,鄭教授以他多年來實務於諮商輔導工作經驗,為大家解說佛教唯識派心理學的解行理論與教育應用。

 

善行:向上提升的心識活動

  所謂「善行」,是類似佛法中的「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然而,唯識家更強調人在心識上的正向提升,即不隨順於「結」(繫縛心識的負面思維)與「使」(驅使身心的負面能量)兩種煩惱現象。

  《雜阿含經》中,佛陀教導弟子:「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意思是說:若隨著煩惱(使)而執著、纏縛,身心「隨」之驅「使」,就會因這種纏縛,使人的身心陷入枯死般的困窘之境。佛陀教誡弟子不可「隨使」,就是不得「縱容自己的欲望」,否則現生將經驗三塗(地獄、餓鬼、畜生)的苦難。譬如心有煩惱者,「心有千千結」,每天過得像無間地獄裡的生活,苦痛不堪。又似貪求物質欲望而難以止息,像餓鬼一樣度著漫長求索的日子。當縱容了自己的欲望而沒有節制,人成日像畜生般,失去了人身的尊嚴。

  為了不使自己向下沉淪,使人生遭逢苦難的障礙,唯識心理學教導我們經由「轉識成智」的歷程,將屬於分別意識的喜怒等情感,轉變成為向善發展的智慧,顯現內在本具亦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的如來本性。

  鄭石岩教授談到佛教義理中一心具十法界的概念,幽默地說:「過去民間,常言人死後有閻王審判;現代人流行『刷卡』,也許死後不再經由審判來定奪功過,直接從我們在生之時所存留的習慣記錄,『刷卡』決定下一輩子的去處。」

 

心靈生活的成長

  這是一個資訊焦慮的時代,人們必須面對各類媒體與廣告的資訊轟炸,徒增生命載體的「沉重性」。面對數位化的世界,以及社會快速變遷、知識半衰期縮短的「威脅性」,人們必須促使自己不斷學習新知,否則生活就會產生困難。報章媒體的各類時事論說,以及網路評論透明化的新趨勢,造成多種意見流竄於視聽,人們必須在「分歧性」的言論中,找到自己的思想定位。而網路世界的「虛擬性」空間,使得現代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Ethnics)與現實生活疏遠,乃至在虛擬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如何適應競爭和焦慮的環境?如何回應當今的現實考驗?心靈和精神層面的成長致關重要。

 

善行即是心靈成長

  唯識心理學的「善行」理論,提供人們豐富心靈和精神力的方法,以及心靈成長的十一個因素:

一、   發展自尊:從信、慚、愧三個法門著手

二、   面對真實:實踐無貪、無瞋、無癡三個法要

三、 學習自律:遵從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五個基本紀律

這裡談到「發展自尊」,並不是指一般所謂「尊嚴」(dignity),而是指「自我重視」(self-esteem)。透過信仰的力量、慚的內省治療,以及愧的社會學習,進而發展出健康的自尊。

「面對真實」,則是評估自己所擁有的本質,來面對現實生命的種種挑戰,進一步回到「如來」的內在真如境界。

思考與行為模式,都與紀律有關。紀律就是理則、系統、原理、方程式。良好的系統,有助於運作的順暢。人也是如此,「學習自律」並藉由精進與主動的習慣,養成輕安的情緒、不放縱的自我,懂得割捨及平衡的關係,時時具備愛的態度,方能使心靈不斷成長。

 

 1000420 (33).JPG  

 

 

一、發展自尊

肯定性與自尊

  從人回應事件的態度,可以瞭解其溝通能力、語言運用、表達感情等各方面特性。

  「肯定性」好的人,通常較為講理、重視正義、擁有自信、感情穩定、願意溝通,也有勇氣改正自己的錯誤。常常傷害他人、打擊對手、見不得人好、以敵意侵犯他人等,則屬於「侵略性」的人格。諸如欲言又止、抑郁委屈、退縮、感到被迫害、逃避現實、模稜兩可的個性,則屬於「非肯定性」的人格。

  鄭教授舉他在國中時期,每天一早天還未亮,就到水果批發市場載貨;到了上午七點,就要進校準備上課,常因遲到而怨怪得不到諒解,因此決定離開學校,專心他的水果買賣事業。好在當時學校的訓導主任,及時給他肯定的助力,也影響了他的「肯定性」思維。這番正面的鼓舞,不但使他維繫了學業,也讓他在當時順利拓展了個人的事業。

  現在的學校,只著重教導學生讀書,但缺乏思考力的培養,以及適應社會能力的練習機會。知識必須被多元化的設計,讓學生得以廣泛接觸各行各業,增加孩子在經驗導向(experience base)的頻繁認識,有助於他們長大之後,對自己未來職業的抉擇與生涯規劃的能力。

  另外,家長除了督促孩子在家複習課業之外,也要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幫助孩子訓練手腳的靈活度,同時也藉著協助做家事的過程,給予肯定與鼓勵,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全的發展。

  鄭教授家中的兩歲孫女,常常在爺爺、奶奶身邊,有時要求幫忙端碗擺筷,有時要求奶奶讓她看炒菜,甚至還懂得烹調的順序,知道某些食材需要「爆香」。每每陪伴孫女做家事,多少讓鄭教授更費心神注意她的安全,但只要孫女完成一件事務,鄭教授就會高興地對她說:「妳做得很好!」

  創造給孩子接受歷練的機會,從中得以發揮能力、提升自尊,未來願意勇敢嘗試挑戰。父母適時予以肯定和教導,讓孩子不斷累積成功的經驗,將使孩子的成長歷程更豐富,成就肯定性的人格特質,對自己更有自信,成為自尊健康的人。

 

從信心培養肯定性

  對「非肯定性」的人,鄭石岩教授提出「克服羞怯的方法」,恢復對自我的信心。

  首先,必須瞭解自己的怯意在哪裡,進而相信消除羞卻非難事。第二個方法,是把自己視作演員,認真扮演所飾的角色,努力嘗識表現那角色的特質,並懂得爭取自己合理的權益。第三個方法是預作準備,對未知的事物做好充分準備,就不致於事到臨頭感到羞澀難當。第四是把羞卻大膽的說出來」,這會使羞怯感頓時消失,讓自己安定地表達意見。第五種方法是減敏感法desensitization),就是採取漸進式的方式,從結交三五好友,擴而充之,漸漸及於困難度較高的正式聚會,乃至參與討論會,並主動發表意見等。只要願意予以嘗試,羞卻就可以克服。

  此外,信仰也是信心培養的管道之一。從信仰中產生人際的支持,生命有了安頓的力量,自然增添身心的安全感。在信仰中,也可以找到面對挫折和創傷的意志力。信仰對健康的影響也很大,美國有研究指出,宗教信仰者與無信仰者相比對,信仰者的死亡率低於百分之三十,且身體機能比較健康。而信仰對一個人生命意義的領悟方面,更有絕對性的幫助。

 


若欲更進一步瞭解耕心蓮苑社區大學,請至耕心蓮苑blog:http://amtbgx.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