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00420 (28).JPG  

 

【活動報導】

 心識運作的向上提升,與健全生活的實踐之道


──2011年鄭石岩教授於耕心蓮苑春季內部師訓課程內容摘要


三、學習自律

自律是精神生活的工具

  人必須學習自律。這是一個高腦力、高競爭和快速變遷的社會,必須競競業業的工作,努力不懈地學習和成長,同時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紓解壓力,陶冶性情,以提高生活品質。這些需要一套自律的習慣,才能勝任愉快,才能免遭淘汰出局。

  紀律是解決生命問題的工具,它維護我們的生活效能,保證生命不致瘋狂和墮落,造成失控。

  培養對金錢、時間、情緒、情感、作息和工作的自律習慣,有了自律的心靈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身心成長,也能使我們活在中道的生命結構,不致迷失自我。

 

心理生活的紀律

  生活的現實是艱辛的,克服困難的工具就是紀律。鄭教授舉美國心理學家Scott Peck先生的四種方式,可以達到自律的自我功能:

(一)             延緩報償:先付出再得報償,先苦後樂。

(二)             負起責任:面對挑戰,負起責任。

(三)             面對真實:面對自己的真實,不逃避現實。

  (四)    保持平衡:現實與理想的平衡,收支的平衡,人我的平衡。

  鄭石岩教授在觀察人們吃蛋糕的習慣中,就可以知道每個人的個性。有的人喜歡從表層的奶油開始吃,有的人則喜歡吃底部的餅底;吃蛋糕的先後順序,顯示出一個人做事的態度。許多企業公司請鄭教授做高層幹部的任聘面試審核,通常這類審核,鄭教授不會問話,而是從面談者的動作與表情中,決定誰被任用。所以儒家云:「君子慎其獨。」在單獨的環境中,仍能夠維持自律習慣者,終能在人群中勝出。

 

生活與工作的紀律

  五個善法──精進與主動、輕安的情緒、不放縱、割捨及平衡(行捨)和愛的態度(不害),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綱紀,也是保持健全精神生活的五個方要。

  現代人普遍在精神上受到各類的困擾,一方面來自複雜多元的外在環境,另外一方面則要應對迅速變化的社會,被迫需要不斷地自我調適。如何讓生活保持輕安的情緒?鄭教授教導我們,每天為自己做「精神體操」,可以幫助我們心靈達到平衡:

  ‧一早起來作積極的祝禱:鄭教授每天起床,就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為自己做一番期許和鼓勵,使精神充滿活力。

  ‧給自己三十分鐘的運動:鄭教授每天都做運動,但年紀稍長後,做完運動,鄭教授就會讓身體稍作躺平,如此對骨骼有幫助,也有益於關節作適當的鬆弛。

  ‧讀一篇勵志的文章:透過朗讀勵志的文章,能夠幫助我們振作精神生活。

  ‧實踐善行:鄭教授過去曾經是得過三顆木章的童子軍,因此奉行「日行一善」的守則。每天做一件善事,不管大小都好,讓生活更具充實感,也讓自己活得有價值。

  鄭教授特別提醒大家「割捨而平衡」的觀念。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經歷幾次的大割捨,才能繼續下一個成長階段。如零歲到二歲時,有一次的大割捨,完成割捨後,人的生命才能奠基。若這個階段的割捨沒有辦法完成,則要利用二歲到六歲這段時間完成割捨,否則將會影響成人後的智能及生活技巧不足,乃至影響壽命的長短。

  關於割捨,鄭教授舉西方認識神經網絡的研究報告,以被狼叼養的幼兒為例,在被人們尋獲之後,試圖教這個幼兒識字及學習人類的活動方式,但速度相當遲緩。直到扶養至三十多歲,這個狼孩的智力發展仍停留在八歲階段,緊接著邁入死亡。

  台灣的總和生育力為目前全世界最低,在教養孩子的方法上,若沒有掌握好幼年時期的引導與發展,將導致心智遲滯的問題。而每個階段的割捨引導,如斷奶、爬行到行走、學習語言等,這些都需要父母的關注與用心。甚至長大成人,割捨的功課還需要不斷的練習,才不會造成日後精神壓力過度及身心靈不平衡等問題。

 

精神提升的善行

  佛教的修行中,「六度」是佛教各宗的核心課程。就《唯識論》而言,六度是精神資糧的基礎,也是修行步驟的核心。「度」不是溫度或經緯度,在佛學上的解釋是:從煩惱和無明的此岸,到智慧、覺醒的彼岸。六度的內容,鄭石岩教授融合心理學的理論及實務經驗,簡要說明如下──

(一)  付出和利他(布施):透過服務人群,提升內在精神的涵養。只有肯付出,會為別人著想、肯服務他人,才能克服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弱點,才能免除疏離和焦慮的折磨。

(二)      自我控制(持戒):為了應對生活的需要,設法解決困難,必須有一套工具,在神經系統運作中,化作一套套作業程式,形成自我控制的習慣。自我功能的強弱,端視自我控制是否健全。

  (三)    培養責任和耐力(忍辱):如《法華經》〈法師品〉云:「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一個人能安住在慈悲心中,則能具備柔和忍辱的心,進而成就一切法空。這裡所謂的「一切法空」,是指能夠應對世間的變化性,在變化中產生適應力的智慧。

  (四)  力圖振作(精進):這是個人對生命的肯定,也是承擔生活責任的表現。只有力圖振作的人,才有健康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

  (五)  禪定的修練(禪定):安定會帶來生活的自在,在引發覺察和清醒的回應的同時,也在發展事業、造福社會的心力。藉由禪定的練習,能讓我們冷靜面對生活,長期練習後更能帶來無量的福報和智慧。

  (六)  創意思考(智慧):思考是一種智能的活動,需要有清楚的覺察力,看出環境的變遷、潮流的變化,乃至問題的癥結等。面對現實具有創意的思考能力,則能在問題發生時,作出確切而有彈性的應對。

 

結語

  人必須面對無常的挑戰,才能養成生命的韌性與適性。生活的本質是苦,但也因此能從中生出愛與智慧。常言:「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其實不單是業識隨著我們生生世世的輪迴,無始以來的佛性也隨著我們度過每個不同的生命形態。透過善行的修煉,能讓我們悲智雙運,使心靈成長,活出內在的如來自性。

  如來,不只是佛陀的別稱,也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佛性。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當我們能夠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發揮自己本自具有的如來寶藏,就能使生命變得井井有條、沒有障礙,能夠真實的面對遭遇,培養出自律的習慣,最終發展出健全的自尊,活出善美的未來。

 

 

1000420 (43).JPG  

 

 


若欲更進一步瞭解耕心蓮苑社區大學,請至耕心蓮苑blog:http://amtbgx.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