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發芽!】
用「心」,給孩子愛、關懷與鼓勵
文∕洪采菱老師
這個月的內部師訓後,有機緣得以近距離的接觸鄭石岩教授,深刻感受到這位長者的慈悲。當與鄭石岩教授討論到阿彥這個孩子時,鄭石岩教授點出這個孩子需要社工介入,因為阿彥的媽媽經常工作至凌晨,有時甚至整夜沒有回家;家中三個孩子缺乏大人的照護與管教,阿彥有時整夜都打電腦,因此在學校精神不濟,再加上對課業興趣缺缺,從學業中得不到成就感。
令人堪憂的是,網路的世界無邊無際,孩子在網路中學到、看到的東西有可能是不健康的,再加上大人時常不在家,這個孩子的生活環境,除了在學校與蓮苑,大部分時間與電腦為伍,作息、吃飯不正常。我們並不能斷定這個孩子將來的發展是好是壞,但就目前來說,家裡沒有大人在家是一個問題,因此鄭石岩教授所提出尋求社工幫助的建議值得我們參考。
小五有個孩子叫小雯,課業、做事的表現很棒,但看起來總是沒精神,有駝背,好幾次因為數學錯太多就哭了,這孩子對自己的表現有一定的要求這是好的,但對於要求的執著卻無法調適;回想自己,這是成長的歷程所必須的學習,因此我經常拿自己小學數學考十八分的例子鼓勵數學受挫的孩子,老師不聰明,但因為努力,所以現在我可以懂得。
這個禮拜小雯在二樓講堂玩遊戲時被同學嚇哭了,我只記得她在哭之前跑到我旁邊抓著我,那時候我感覺到這個孩子信任我,但是這個孩子的內心有一種深層的、不為人知的、敏感的地帶。當陳老師幫小五學生上讀經課時,這孩子就站在外面的陽台,說什麼也不參與,我看了很心疼,問這個孩子有人抱過她嗎?她搖搖頭,我又問:「那老師可以抱抱妳嗎?」於是她點點頭,我抱她時,拍拍她的肩跟她說:「沒事,沒事」,於是這孩子又掉淚了,我覺得這孩子不只是因為嚇哭,還有更深層面的東西值得去關懷。陳老師在最後用激勵的方式,請小雯洗洗臉,把胸膛挺起來,我思考著有時候對孩子不能只用安慰或鼓勵,還需激勵,但小雯這孩子需要跟她建立關係、突破心防。
想起余老師在週三的家倫課提到 淨空老法師對現今孩子教育的觀點,因為大環境整體在改變,我們只能盡自己的能力教育孩子,然後祈求佛菩薩保佑,我內心深有感觸;我看到雅雯老師努力的教育孩子,一直在調整自己,過去曾經陪伴孩子回家,到孩子家裡了解的他們生活狀況。鄭石岩教授告訴我們,老師要懂得保護自己,然後盡自己的能力教育孩子,給孩子愛、關懷、鼓勵與激勵,孩子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更不是我們單方面的努力,還需家長、學校共同為孩子付出。因此,有時在挫折中,問問自己,我能為孩子做甚麼?我能為他人做甚麼?就重新生出一股力量,幫助我往前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