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攜手踏上理財大道
台灣逐漸步入少子化社會,許多父母除了擔心養不起小孩,更擔心孩子沒有理財觀念,不妨學習猶太人的精神和智慧,避免日後淪為月光俠或敗家女。
近年來,台灣與全球先進國家同步,生育率每況愈下。根據內政部統計,去(2008)年新生兒人數只有20萬4千人,已經是連續第5年改寫歷史新低紀錄,和20年前的40萬人相比,整整少了一半!新生兒數量急速下滑,反映出來的現象就是全台「普遍一胎化」的浪潮,使得中國人「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在人口逐漸老化的現象之下,正面臨著重大的挑戰。目前身為四、五、六年級生的家長,如何在養育下一代時,也要讓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未來必須靠自己養的道理,因此,「理財教育從小扎根」顯然還是不二法則。
理財專家呼籲 愛孩子別寵壞他
許多家長寧可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孩子在成長階段的基本需求。但是如果僅把錢財留給子女,卻缺乏理財教育,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遲早也會面臨「坐吃山空」的窘境。對此,理財專家特別呼籲愛子心切的父母:「愛他,就不要寵壞他!」少子化社會,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給他們最好的當然無可厚非,若是過度的寵溺,讓孩子喪失應有的金錢概念,反而讓好日子無法延續太久。應該灌輸孩子「錢財得來不易,每一塊錢都要花在刀口上」的觀念,並且養成記帳的好習慣。這些道理看似老生常談,卻都是理財教育不可或缺的入門心法!
猶太理財教育 嬰兒時期就開始
若你正為孩子的理財教育傷腦筋,除了前文提到的英美德法日五國的理財教育外,更可參考舉世聞名的「猶太理財教育法」,或許就能為你提供一份最佳參考範本。
猶太人堪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他們從來不認為必須要達到某一個年齡才能開始賺錢,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就應該培養出來的能力。猶太人對孩子的理財教育,確實頗有其獨到之處。
舉例來說,猶太人會送股票給剛滿周歲的小孩,當孩子還在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會開始教他們辨認硬幣和紙鈔,讓他們體會「金錢可以購買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更重要的也會告訴他「錢是怎麼賺來的」。
同樣的金錢觀 台灣猶太兩樣情
有了對金錢的初步概念和興趣後,猶太父母的第二階段理財教育,就是要學齡孩童懂得看商品標籤的價格,加深「錢能換物」的理財觀念;為了避免孩子物欲橫流,在青春期後,就進入理財教育的進階班,訓練他們看穿廣告假象的能力,並且學習執行開銷計畫,甚至練習如何善用手中的每一分錢,賺取更多金錢。
讓我們以台灣和猶太2個家庭為背景,各試想一個畫面,這2個家庭都有個剛要入學的孩童:先出現的是在台灣的場景,有一位孩子正吵著要父母買一台7000元的遊戲電玩,價錢雖然不菲,但基於疼愛孩子心態,而且也有能力購買,就拿到櫃台結帳,然後看到的是孩子雀躍且開心的笑容。
在這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來者不拒,但是結果往往不如人意,孩子一旦養成「想要就要」的壞習慣,對金錢的概念薄弱,未來,甚至可能變成寅吃卯糧的「月光族」或「卡債族」,相信這是所有父母不願樂見的情況。
畫面轉換到另一個家庭,猶太父親正在分發少得可憐的零用錢給孩子。
猶太父親訂定的規則是這樣的:7~8歲的小孩每周30分美元(約台幣11元),11~12歲每周1美元(約台幣34元),12歲以上每周3美元(約台幣102元)。在使用零用錢時,須經由父母親的核可,並要誠實記錄每天的帳目支出,如果理財方式得當能讓父親滿意的話,下周的零用錢即調漲10美元。
除了給予極有限的零用錢外,這位猶太父親還要求子女們事先做出預算並記清每一筆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領錢時交由他來檢查,若帳目清楚、用途正當,下周增發5美分,否則就會被扣錢。
這個嚴格的猶太爸爸,其實就是「石油大王」──大富翁洛克斐勒。若是連大富翁都用這種辦法,讓孩子從小養成不亂花費的習慣,你還能繼續放任寵壞孩子嗎?
- 2009-04-15
- 理財週刊 第449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