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孫師母充滿慈愛地替女學生配戴頸飾  

孫師母充滿慈愛地替女學生配戴頸飾

聖誕節─

「尋覓在我跟前的勇氣,

來自天使之翼上的閃耀羽毛,

意會那仁慈卻剛毅的夢想,

使世人成為純淨之完全人。」-Rosalie Hickler

19641128

郵政信箱 2131

中華民國,台灣

 

親愛的朋友:

 

聖誕節已經不遠了,我們甚至不敢相信時間過得如此之快。由於終日埋首在學校的事物,還有堆積如山的總務中,我們絲毫沒注意到時間的推移。

 

上星期在花蓮的補習學校時,我碰到一個小男孩,全身上下只穿件單薄的內衣,我便問:「你沒有外衣或夾克嗎?」他邊手指著一旁的曬衣繩邊簡短地說:「洗了。」

 

這樣簡短的回答就道盡了一切,很明顯這裡的孩子都只有一件衣服可穿,而且都是僅能蔽體保暖而已。雖然這裡天氣轉涼的時節比台北晚,但也相去不遠了。曾有人寄來一大卷薄薄的燈芯絨布料,我們打算做成夾克,加上法藍絨當做襯裡,再抽出舊外套的毛線來填入當做內襯。當然,也幸虧我們這些孩子早就習慣艱苦的環境,並培養了堅韌不拔的精神。但在結核病房那裡的狀況,卻因為暴露在寒冷天氣中,以及只有粗製食物等因素而無多大改善。

 

但在花蓮的女子學校那裡,已經有一間房專門作為洗頭、剪髮等梳洗工作之用。我們把它稱為「美髮間」。負責那裏的人總是要求說:「拜託給我件白色制服!那些虱子都會跑到我毛衣上!」然而現在那些女孩都有著一頭閃耀、有光澤的秀髮,原本狂野奔放的髮絲都順從地在髮夾下靜靜躺著。

 

即便已經提供了560件制服給她們,各式各樣的衣服仍隨處可見。我想原因可能一樣是換洗的問題;當衣服還在曬乾時,她們便隨意穿件從山上家裡帶來的衣物。

 

「我們沒有那個心力再自己做第二套的衣服了!」我對負責製作衣物的人說:「乾脆去外面買大量批發的制服比較快,然後我們統一清洗同款制服這樣一來她們就可同時穿相同的制服了

 

為原住民女孩設的學校,我們有4個班─幼稚園保姆班、護理訓練班、補習班(為進入市立學校做準備)、以及職業訓練班。在上一次課程中,我們已經上過通識性的課程,包括衛生保健學、中國語文、家政等等,而這星期我打算讓3個老師來教刺繡、做女紅,這樣至少她們有技能得以維持生計。

 

在好幾年前我女兒瑪莉安剛滿15歲讀完中學時,我寫信告訴她:「你現在進學院還太早,不如在我們這裡待一年吧。」之後她便過來了,並且表示她認為在聖誕節這樣的節令時,我們就該像一家人一樣團聚;我倒是沒料到她會有這樣棒的想法。

 

在我們這樣的宣教生活中不管是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之後,瑪莉安在惠頓大學就讀時寫過一篇文章〈聖誕節的恩惠〉,那提醒了我當時發生的一件事。我先生在平安夜的時候,臨時邀請了15個原住民女孩來我們家一起過節,當天稍晚她們還要參加在隔壁醫院舉辦的活動,但時間根本不夠他們回山上的家換衣服、梳裝打扮。

 

這些還未曾到過外國人的家,也因此不知道一些該有的禮數及慣例,便很隨意地在屋內到處逛。當時我還在樓下忙,接著她們突然過來找我,並說:「我們在樓上找到一件漂亮的女裝,如果你可以借我們每人一件那樣的衣服,也許能替我們等一下在醫院的活動加分不少!」

 

我當下得當機立斷,便回答說:「這是我女兒唯一一件適合穿去派對的衣服,而且已經很舊了,如果再被穿去任何場合,可能隨時都會解體。但如果你們一定要穿些長版服裝的話,我可以借你們床單!」後來他們決定穿自己族裡的傳統服飾,認為至少還比較好看。危機因此解除!

 

在過去,我會邀請所有育幼院的孩子們在聖誕節時共進晚餐,即使屋子會被擠得水洩不通也一樣。在幾年後的今日,這份「聖誕節的恩惠」仍然存在,只是現在人數已經從幾百人變成幾千人了。

 

這個月我們有過一段水深火熱的時期,全都因為一位剛出獄的男子。他在發現自己妻子有肺結核病時拋棄了她,並把兒子送來肺病療養院和她住在一起,然後自己又找了個新妻子。有個宣教士當時發現,那個男孩和受肺病折磨的媽媽兩人將就著用同個碗吃飯,之後我們幫那個孩子檢查是否染病,並把他安置在我們的附設安置機構中,他在那裡很安全,也過得很快樂。

 

後來那位媽媽過世了,並留給兒子幾件金飾。當時他爸爸又入獄了。之後又被放出來時,他急需這些首飾,便用盡所有方法,脅迫利誘、拐騙詐欺,想得到這些金飾。

 

我在一生中,和這些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人們應對進退時,幾乎每一年都有人威脅說要殺我,有一年甚至有兩個;有位同工便曾調侃著說:「你越來越有行情囉!」

 

最後我們別無選擇,只好把男孩連同那些金子都交還給他,以免他對我們提起告訴,但臨行前我們悄聲告訴那孩子:「你隨時可以聯絡少年之家回來這裡。」我想他會回來的,因為我們是唯一真正愛他的人們。

 

每星期我造訪位在花蓮的學校(也包括肺病療養院及嬰兒之家)時總是會帶著一本筆記本。有一頁貼上寫著:「需要」的標籤,另一頁貼著「想要」。舉例來說,幼稚園保姆班「需要」幾台風琴(這也是她們訓練課程的一部分);而職業訓練班「想要」幾台風琴(她們的課程其實不需要,但如果有機會的話,也想要學怎麼彈)。

 

當我們在禱告時,可能也有兩種不同的分類。一種是祈禱我們「需要」的東西,而另一種是「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曾經「需要」現在位在花蓮的「嬰兒之家」,您們可能還記得,上個月的信件內容就透漏著我心情有多沈重。

 

當時上帝藉由在地球另一端的某位好心人士回應了那次禱告,我們因此能有現在的「嬰兒之家」。當時看著那些睜著水汪汪大眼的漂亮嬰兒,即使當初進來時,每個都面色蒼白、骨瘦如柴又無精打采的樣子,現在全部都健康而又神采奕奕。想到這裡,我就知道天父也無時不眷顧著這些原住民嬰兒們。祂總會以某種形式回應我們的禱告。

 

有天,我們召集了的所有同工,除了留下一位接電話之外,其他一群人移駕到二樓,那裡存放著由「牽手計畫」募到的一桶桶衣物,我們打算找些毛衣及短袖給所有的原住民學生。我們真的是在一堆衣物中東翻西找,試圖找些在當下比黃金還要珍貴的東西──保暖衣物!我們的同工個個都很積極努力,每個人都努力完成任何該做的事。

 

昨天我們還為學校裡的女孩們想辦法生出針線盒,為了收集三種不同的線、針、剪刀和鈕扣,再一次地,我們又形成一條生產線;不出半天的時間就快大功告成了!

 

我們身處在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因此腦中常常浮現大海的景象。你也許看過大浪在形成時,越靠近海岸浪頭會越高。我們過聖誕節時就有點這樣的味道,所有來自認養人給自己認養的孩子或是給申請助學金的學生的信件都已經到達,這些往返的信件都需要翻譯。此時都是見證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羈絆形成的感人時刻,都是愛與關懷的實踐。

 

而在辦公室裡,這裡是所有作業的中心,因此我們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在一本祈禱書中找到一句安定人心的佳句,並引用來放在辦公室裡:「記住你並不活在時間中,而是存在於永恆,如此便能不疾不徐面對萬事萬物。」有人便邊嘆息邊答說:「但聖誕節就要來了!」而眼前的情況也的確是如此。

 

唐和貝蒂‧威廉斯以及他們三個孩子很快就會回來,大家也對此都感到很高興,他們平時就是得力助手,特別是在聖誕節要來臨前的日子裡。我們要為總共17個育幼院,也就是680個孩子準備聖誕樹、禮物,還有一袋袋的糖果,好讓他們有個愉快佳節,另外還有禱告的活動。此外,還有那些有著千人以上學生的學校、肺病療養院、診所的病人以及馬利亞產院的孕婦、全台北的視障同胞等等。

 

某個星期天,我有種特別預感,覺得耶穌好像一整天都與我們同在。祂伴著我們造訪監獄、走過條條通道、看著一張張婦女的臉孔。我祈禱著他們的讚美詩歌能成為對祂的一種禱告。即使他們口中都是含糊的呢喃,甚至不知其意,但卻都是對於更美好事物、生活的真切渴望及期盼。

 

在聖望教會時,我見證祂再次端詳著一個女人疲倦的臉孔、一個孩子髒汙的臉龐、以及一個男人臉上由擔憂、失望日夜堆疊出的皺紋。那天是個神聖的日子,因為我知道祂能撫慰那些人心中那塊我們永遠無法觸及的部份。

 

這個月另一個好消息是教會相關刊物的出版有了進展。一本書可以像是一位「沉默的傳教士」一樣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我們的計畫也得以繼續推行。目前在9間監獄中已經有一整櫃的教會相關書籍,接著也會發送到所有的監獄、山上的原住民教堂、診所及學校,並在較大的市區內設置「基督徒閱覽室」。

 

共產黨用文宣、手冊及雜誌等出版物來使人認同他們的思考模式及理念。而我們這群擁戴上帝的人不能只在幕後呈現教會的生活方式。這是個令人愉快且值得付出的計畫,而我們也會很欣然的實踐它。

 

有個五歲台美混血男孩,人長得帥也很聰明,叫做葛倫,現在還住在我女兒在花蓮的房子,正準備要就讀一所美國學校以便學英文。他很想要一台可以自己用腳推動的小車子,也想到來找我是唯一可能得它的機會。

 

「你要去請求她買給你嗎?」我女兒這樣問葛倫,而他答道:「如果我不開口就永遠也得不到了。」

 

對求助上帝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向祂請求,如果是「合理的請求」,祂便會允諾。我們一面祈禱一面請求祂幫助我們進行基督徒文學的行動,而祂也有所回應。

 

我們也試著要取得葛倫想要的車,從各方面下手想辦法,畢竟這種東西也不是說有就有。

 

每天日升日落,一日復一日。才剛從地平線迎接日出,霎時間便到了傍晚,送走最後一道夕陽。萬物變遷速度之快,幾乎就像是有人在說:「等等!我可以感覺到世界在轉!」

 

獻上我所有的愛,我所有的朋友。我們相隔如此之遙,卻又如此之親近,因為我們共同服事著我們皆愛的主以及所有祂的子民。

 

服事主的

孫理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芥菜種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